快讯息   >   军事  >  正文

解码海防某旅“红一连” 连旗为啥这样红?

,

曹焘是连队的一名战士,由于伤病在医院住院。回到了单位后,上级给他开出了全休单,连队也安排他在卫生室好生休养,让他尽量保持休息,不要进行任何的剧烈活动。

一次上级组织的夜间战备拉动中,全连官兵都在紧张的准备着,在连队清点人员的时候,队伍里发现比预计参加拉动的人数多了一人。

原来本该休息的曹焘自己下意识的就打起了背包,站在了队伍里。考虑到曹焘的身体状况,连长要求曹焘不要参加。

“我也是军人,难道真的打仗了我就不上战场了吗?难道革命先辈说的那些轻伤不下火线都是假的?”直面曹焘的“反驳”,连长顿时哑口无言。

自打来到了“红一连”,曹焘就经常去营史馆,每一次看着革命先辈,曹焘总是想着,如果有一天上了战场,自己也一定要敢于冲锋,决不能当逃兵。为此,曹焘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始终保持战备这跟弦,就像这次战备,就算自己是一个病号,但对于他自己来说,战备,他也不能少。

【岗位尽责 无私奉献】

“盐少放点!酱油多了……”

“把洗菜的水龙头开小点!”连队“大总管”陈明祥总爱用侦察兵的“火眼金睛”盯着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如芝麻般的小事。改革之初,他凭借着较强的责任心及工作标准,被“推”上了司务长的岗位,也就是从那一刻起,他“抠门”的精神渗透到连队后勤管理的方方面面。

自“光盘行动”开展以来,司务长进一步的“精打细算”。每天饭菜的量都是结合实际用餐人数来制定,并且在打菜时严格“监督把关”。要是小值日一时“贪心”多打了半两菜肉什么的,那“布满杀气”的眼神绝对会“盯”到你手软。这个司务长有点“愣”。

连队官兵花钱大手大脚,还没到月底,就成了“月光族”。司务长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于是就向连队党支部严正提出了“经济制裁”,以每月士官400元、义务兵200元的标准发放工资津贴,从“源头”上来控制好“输出”。“小气鬼”“铁公鸡”“瓷鹦鹉”……司务长身上的光环逐渐增多。这个司务长有点“狠”。

今日热点

小编精选

热门推荐

联系我们|kxx.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